校地协同深化“大思政课”建设——江苏科技大学开展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

为持续深化“代表融入‘大思政’,校地融合育新人”活动内涵,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922日,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教师专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主题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

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8位教师带来精彩教学展示。副院长阚为率先示范,以《民主何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精髓,奠定理论基调刘海峰教授《历史是怎样选择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回溯制度源流;汪祥胜副教授《人大备案审查的中国实践:历史·内容·意义》详解法治保障;杨婵依博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论析——从“四个必须”到“八个必须坚持”》剖析理论创新;黄晓妹博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成为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解码制度效能;赵丽娜副教授《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在我们身边?》贴近日常生活;杨婷博士《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地方实践——镇江市人大工作的创新与启示》呈现地方样本;戴中璧副教授《镇江人大立法这十年》展现立法成就。教师们立足学理、结合实践、创新表达,将宏大制度叙事转化为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课堂,彰显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自觉与育人担当。

镇江市人大代表,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李浩对本次教学展示进行点评。他表示,思政课教师需着力实现三个转变:从单向说教转向双向对话,将社会热点与学生困惑作为课堂关注的核心议题;注重深入浅出,着力剖析理论背后的逻辑力量与学术支撑;从单纯关注理论转向紧密融入现实,让课堂扎根实践沃土。

本次教师专场活动,是继学生专场后校地共建“大思政课”育人共同体的又一重要成果。活动特邀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深度参与,将实践智慧与制度权威融入育人现场,为校地协同育人注入强劲实践支撑。这不仅是对前期合作深化拓展,更是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走向内涵深化的关键一步。(作者:周盟 审核: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