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地合作、创新思政育人模式,4月27日,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五名师生代表受邀列席镇江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现场观摩地方人大议事决策全过程。此次活动是江苏科技大学与镇江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开展的“代表融入‘大思政’ 校地融合育新人”系列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沉浸式学习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助力提升新时代青年政治素养。
现场观摩:沉浸式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
会议期间,师生们全程旁听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镇江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规定(草案修改稿)》《<镇江市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等三件地方性法规修正案(草案修改稿)》等议程,近距离观察民主协商、票决表决等环节。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向师生详细介绍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机制,并强调人大会议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最生动的课堂。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董碧渊在会后表示:“过去只在课本中学到‘人民民主是一种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今天亲眼见证人大代表围绕民生议题热烈讨论、严谨表决,让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了更真切的认同感。”
校地联动:打造“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新高地
把思政课堂搬到人大议事厅,是创新“大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今年以来,双方拟通过“代表进课堂”“师生访代表”“议案调研实践”等形式,推动人大代表深度参与高校思政教学,引导学生将理论思考融入地方治理实践。通过进一步拓展校地合作路径,组织师生参与人大代表履职调研,让青年在见证民主实践中坚定“四个自信”,以此推动“校地融合育新人”机制走深走实,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实践动能。
(作者:黄晓妹 审核: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