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共建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走向深入

3月31日镇江市第一中学联合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共镇江市委党校,隆重举行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仪式。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学院长期推动引领的的全“1+2+4+N”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共同体建设继续走向深入。

成立仪式汇聚政校社多方力量,镇江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镇江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黄科文,中共镇江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镇江市行政学院副院长朱定明,镇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凌继堂,镇江市考核办副主任薛松,镇江市社科联副主席夏学斌,团市委副书记蒋蒙等领导出席;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郭昭昭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镇江分公司总经理倪蓉等学术文化界代表共襄盛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成员校代表——镇江市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赵国强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党支部书记陶静,及高一年级家委会代表和首期学员家长代表们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镇江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铁俊在致辞中系统阐释了学院的建设方略,强调将构建“理论筑基-实践淬炼-文化浸润”三维育人体系,整合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着力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等各部门领导共同为学院揭牌。

镇江市第一中学校长陆建根为朱定明、郭昭昭两位专家颁发名誉院长聘书,构建起“高校智库+地方党校+基础教育”三位一体的专家指导体系。中共镇江市委党校和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同步捐赠经典理论著作,搭建起青年理论武装的“精神粮仓”。

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课程体系,由三家单位针对学生的特点,几轮研讨后确定。首场学院党总支书记书记郭昭昭开讲,以“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共产党章程》”为脉络,讲清“新的思想引领救亡,新的组织凝聚力量”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兼顾道理、学理和哲理,阐述了《党章》话语体系的构成及其核心要义。

三校共建结硕果,继往开来迎新篇。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是持续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创新之举以此为起点,三校将在“大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探索,强化“1+2+4+N”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模式的内涵建设,切实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作者:阚为 审核:郭昭昭)